官商秘史(更新至600章)_分卷阅读28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3 (第1/3页)

    黄河源头与通天河之间,属于昆仑山脉中支东端,该山地势高耸,群山起伏,雄岭连绵,景象恢宏,它是庞大的昆仑山脉南支的一部分,走向为西北和东南,向西为可可西里山脉,向东与四川的岷山、邛崃山相望,巴颜喀拉山脉是青海省境内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主峰位于玛多县西南、巴颜喀拉山口西北,藏语名为勒那冬日,海拔五千二百六十六米,黄河发源于山脉西段海拔五千二百零二米的雅拉达泽山以东的约古宗列盆地,山地海拔多在五千米以下,约古宗列盆地及黄河源区的海拔在四千五百米左右,山势和缓,山前遍布大小沼泽和湖泊,其中著名者为星宿海、扎陵湖和鄂陵湖。

    这里有许多终年积雪的高山,处处冰河垂悬,每年春天以后,在强烈的日光照耀下,高山冰雪渐渐消融,融水汇成一股股溪流,滋润乾燥的沃土,更为长江与黄河供给水源,黄河源流细水涓涓,清澈平缓,穿过锅形沮洳地中央,注入星宿海。在这片广阔的沼泽流过时,速度缓慢,不成河道,从前一般以为星宿海是黄河源头,山区有地下永久冻土,排水不畅,分布有湿生植物占优势的沼泽草甸,适于放牧牛马,排水良好的谷地和低缓坡地则是中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草甸,植物种类丰富,间有大型兽类出没,牧草营养成分很高,是各类高原牲畜的理想饲料。

    巴颜喀拉山位于山脉中部鄂陵湖以南的巴颜喀拉山口,是唐代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公元七世纪初,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与当时的唐王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多次向唐王朝请婚,唐太宗于贞观十五年(公元六百四十一年)派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经日月山口、巴颜喀拉山口前往吐蕃首都,以后,唐朝又遣金城公主入藏,嫁与尺带珠丹,公主入藏及唐蕃通使都是经由这条线路,古道沿途尚存有唐蕃交往的遗迹,流传着美妙的传说,巴颜喀拉山北坡平缓,南坡深切,多峡谷,山区地势高,气候寒冷,属高寒荒漠草原,人烟稀少,只有藏人在此从事畜牧,山间谷地上,牦牛、绵羊远近成群,向阳的缓坡上一块块草滩,像翠绿的绒毯铺盖大地,偶见零星牧包士房点缀其间。

    巴颜喀拉山属于大陆性寒冷气候,空气稀薄,气候酷寒,一年之中竞有八九个月时间飞雪不断,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三十五度左右,因而许多五千米左右的雪山有经年不融的皑皑积雪和终年不化的冻土层,而温暖季节则比较短暂,一般只有三个多月时间,而且气温较低,即使是盛夏季节,最高气温也不过十度。

    大约在一九三七和一九三八年间,一个由中国考古学家齐福泰带领的考古队在西藏东北部的巴颜喀拉山山脉的一处洞xue中,发现了很多史前壁画,画有太阳能及其它星系的连线,还有头带圆形头盔的人像,而且在壁画之旁发现有许多奇怪的墓xue,这些墓空没有任何碑文,里面埋葬着类似侏儒人的遗骸,从这些尸骨可看出他们的身体非常纤细瘦小,但头部却非常大,与现今传闻的外星人体形相似,在墓旁更发现了多达七百一十六块由石头制成的碟片,这些石碟厚度约两公分,直经约三十公分,重量约一公斤,中间有一圆孔,从圆孔向外延伸出双重螺旋沟槽到边缘。

    到了一九六零年,北京大学楚闻明教授,发现那石碟上含有钴等金属,用超音波或电波给它一定频率的激发后,就会有节奏的振动起来,经多年的研究成功的翻译出石碟和的碑文,当他完成这个研究时,却面临到一个难题,就是校方禁止他发表这项报告,因为他的结论过于惊人,他说那些石碑是叙述一件外星太空船坠毁的事件。

    但经过一番努力争取后,这位教授最后获得许可发表他的报告,他称呼事件中外星人为杜立巴族,约于一万二千年前,他们民族的一部分(指洞xue中这些埋葬人)在长途的太空航行之后,漂流到第三行星(指地球),太空船不幸坠毁在巴颜喀拉山,大多数的族人在坠毁时死亡,少数生还者无法修复太空船只好困居山中,他们想与当地的原始人类友好相处,可是这里的居民却驱逐和追杀他们,因此,他们只好躲藏在这个小洞里,当然,他的这个惊人报告,立刻引起其它学者的嘲讽,认为这个故事完全是虚构而毫无意义的,可是在西藏古代的一些传说里,有一个描述从“云彩”中来的丑陋入侵者的神话故事,里面所描述的令人害怕而丑陋的入侵者的外形与“杜巴立族”人却十分雷同,在他的报告发表后不久,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