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0 (第2/2页)
自地看杂志、削苹果、去餐车就餐,似乎对人们议论的那些异样情况根本对她产生不了兴趣。借着表象的掩护下,夏晓倩很快分析了清楚这次火车押解的全貌。显然以她们九人的力量,根本无法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圈。 行路途中没有机会动手营救,难道敌人回到统治中心反而会向我们提供机会吗?夏晓倩的父亲是名从基层干部靠能力奋斗上去的政府中级官员,这使她从小就有机会听长辈们谈论政事,凭着这点底子她对问题的分析要比同龄人更深更细。现在她的感觉是,如果最后关头出现营救良机,应该不会是敌人的失算,而是精心设计的陷阱。但也许是家学传承的缘故,夏晓倩虽然为理想与父亲所在的阵营毅然决裂,但在革命团体内部却处事低调、谨小慎微。而看到高瑾近日面临的决策屡屡受到内部成员非难、工作开展艰难的局面,她当然更不可能在公开场合说出这个仅凭直觉判断、尚无充分论据的想法。 列车行驶速度很快,到6月29日4:30天色开始放亮时,已经安全通过北方的武术之乡粟郡市,再往前就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环首都经济区。已经回到警务部大院坐镇指挥的彭非,不想再出现昨天傍晚在久河三角洲各铁路沿线城市,因封路30分钟而引起居民怨声载道的情况。他命令剩余路程铁道沿线的军警,遇上早班及赶早晨生意的过往居民,在经过搜身后可以逐个单人放行。果然,这样做后沿途居民虽仍感有所不便,但都表示理解。根据报告,通过的居民并无一个携带可疑物品。真正的恐怖分子是不会在防范如此严密的情况下飞蛾扑火的,彭非想到。但他明天他将在市区到汉都监狱的必经之路北郊旅游高速上故意设置一个巧妙的陷阱。 由于开车后无景可看、无事可做,杨惠娟吃过晚餐,只躺在床上翻了一会闲书,便早早入睡。与如临大敌的押解人员心情相反,杨惠娟显得十分坦然,她相信同志们不会在敌人戒备最严的时候来贸然营救她。如果让她制定营救方案,正式入狱到一审判决前的那段时间也许有机可乘,那时即使挖地道劫狱都比现在路上劫车离成功更近一些,因为长期戒备以后必然会出现相对的松弛。当然,杨惠娟的这些想法纯属“技术探讨”,她深知如果没有视死如归的决心,心存被救幻想,就很有可能在生死关头,经不起敌人许以活命的诱惑而堕落为可耻的叛徒。在中共党史里,后来当上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任卓宣就是这种类型的叛徒。事实上他在第一次上刑场时就已经想叛变投降,但敌人没有给他机会。如果不是那一枪没有打中要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