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个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谢礼 (第1/4页)
王复和王悦是无法理解撒马尔罕比较古怪的统治模式,尤其是沙利亚法典里的内容。 为什么会有神人相扰,神的使者行走人间之事。 因为在中原王朝,这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神权君授还是君权神授,这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中原王朝历来都是神权君授,无论什么神仙,都别想爬到皇帝的头上。 早在颛顼的时代,也就是朱祁钰给孙太后贺岁的时候,写的那四个字,德比颛顼。 在颛顼之前,民神不杂,巫觋成风,所以颛顼就命令自己的两个孙子重和黎,一个任司天,一个任司地,绝地天通,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周昭王有次就问自己的臣子观射父,为什么颛顼要绝地天通呢? 观射父说: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 所以,早在三皇五帝,几近于传说年代里,中原王朝已经开始绝地天通,宗教力量虽然屡次登上政治博弈的舞台,但是始终都未曾有君权神授的朝代存在。 所以,正统十四年,郕王监国时,大臣们对于送走大明国师杨禅师去感化瓦剌人这种做法,一致赞同,最终杨禅师被送到了瓦剌。 即便是黑衣宰相姚广孝,本身是个和尚,但是姚广孝在上朝的时候,也从来没穿过僧服,而是以朝服入仕。 王复对于基于经书制定法律这种行为,是不能理解的,但是王复是一个很务实的人,这里的风土人情就是如此。 制定政令,应该顺天之时,得地之宜,忠人之和,随时而变,因俗而动。 如果他在撒马尔罕,直接搞西门豹治邺,破除为河伯娶妇的陋习沉巫的事儿,那样做,会直接激化矛盾,既不顺应天时,也不得地利,更伤人和, 政令需要因为风俗而变动。 所以王复找来了杨禅师,请杨禅师推行佛法。 先把这摊水搅浑,然后再以利柄驱动,最后治理康国府。 "杨禅师。"王复看着杨禅师就不忍直视。 他记得杨禅师当年非常的富态,这几年不见,已经骨瘦如柴了,看来在和林没少受苦。 王复是读书人,子不语怪力乱神,他很少和杨禅师接触。 杨禅师也被裹挟着西进了。 也先虽然对佛学不感兴趣,但是还是带他到了和林,西进的时候,也把他带上了。 "王资政。"杨禅师赶忙行礼。 好死不如赖活着,他一直在求活,他当初带了不少弟子,到现在,他身边只有两个弟子了。 王复和杨禅师沟通了一番,在撒马尔罕宣扬佛法的想法。 王复笑着说道:"杨禅师竭力施为便是,自然有大军为杨禅师做依仗,不用担心。" 杨禅师不是徒有虚表,而是真的很懂佛法,他能够混到朱祁镇的身边,做大明国师,那是上下嘴皮一碰,就是禅机。 "好。"杨禅师没跟王复说禅机,王复是交代事情,而不是商量,这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在贰臣贼子的这个圈子里,混的最好的便是王复,其次是王悦,然后是赛因不花,之后是韩政,再然后才是他杨禅师。 现在王复位高权重,杨禅师不好怠慢,而且能够宣扬佛法,他求之不得。 至于如何宣扬,那就是他杨禅师的能力了。 最先感化的的就应该是懂突厥语通译,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