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一章 鱼不可脱于渊 (第2/4页)
去何从。 朱祁钰当然读过这番话,认真的思考了片刻说道:“于少保的意思是,他们并没有自己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方法,只能借助朕的律例来做事吗?” 于谦点头说道:“陛下擅正道,不擅鬼蜮伎俩,这才是大道之行。” “天子失道,则诸侯尊矣;诸侯失政,则大夫起矣;大夫失官,则庶人兴矣。” “由是观之,上不失而下得者,未尝有也。” 天子失去了道,则诸侯尊之。 比如朱祁镇土木堡丧师辱国,则朱祁钰这个郕王被尊为了皇帝。 比如朱允炆失去了道,则燕王起,靖难定鼎。 比如元末君臣失纲,朱元璋问鼎天下。 这么看来,如果皇帝不失去道,而下得天下者,从未有过。 于谦这番话是在解释他之前那句威不两错,政不二门。 正因为陛下没有失去大道,陛下便没有失去皇威,更没有失去权柄,所以他们即便是数落陛下的不是,也只能政不出二门。 只能捏着鼻子继续执行陛下的政令,甚至更加严苛。 当初燕府靖难,是因为朱允炆一味的削藩,一味的重文轻武,而燕府则是兴文而不匽武。 故此朱允炆失去了天下,而燕府得到了天下。 于谦满是感慨的说道:“成王败寇,何尝不是王成寇败呢?” 朱祁钰不住的点头,于谦的一席话语,让人茅塞顿开,这帮人在应天府搞得叛乱,为何要执行陛下的律例,就解释的通了。 李贤显然是没有于谦这等见识的,李贤只是被动的随波逐流,而于谦则是从现象到问题,再从问题到原因,鞭辟入里的分析出了李贤能这么做的原因。 这就是实事求是。 当然,于谦也说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于谦说自己是旁观者,所以才看的明白,但是朱祁钰左右思量,即便是李贤是旁观者,他不见得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才能这种东西,是不可量化的,但却是又有高地之分。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谨受教也,听君一席话胜似一…胜读十年书也。” 于谦赶忙俯首说道:“臣惶恐。” 朱祁钰忽然有些好奇的问道:“于少保为何引经据典,从来不用儒家学问?” 管子于谦已经引用了两次了,于谦考了功名科举,按理说才是儒学士才对。 但是于谦似乎很少引用孔孟之道,而是多用百家之论。 于谦想了想笑着说道:“陛下,先秦百家之论,从未断过,只不过儒家为显学罢了,若非如此,臣去哪里知道管子、老子、文子说了些什么呢?” “这些道理从先秦传到现在,一直恒久的流传着,是因为他们很有道理。” 真理是颠不破的,这是一般公理。 “陛下,这儒家学问若是能治天下,臣何苦去研究诸子百家的学问呢,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的意思是穷尽,指的是事物发展到了尽头,不得不变化,变则通达,通达则恒久。 儒家的学问差点让大明四祸齐出,于谦为了大明只能去翻别的书了。 朱祁钰了然,笑着说道:“喝茶喝茶。” 于谦抿了口茶,唇齿留香,满是感慨的说道:“陛下可曾疑虑,既然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但是这些人为何能如此声势浩大的造反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