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我爹是朱标_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18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183节 (第3/3页)

,他也想有这样的一天,什么时候他也能像朱至那么大口气?

    “你也听见了?你的病能治,好好在府里养伤。等你的伤好了,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朱至如是叮嘱知娘一声,知娘已然缓过来回了,赶紧与朱至再次拜谢:“多谢郡主。”

    和朱至不同,朱雄英没有目的走在西安城内,注意着往来的人,有衣着华丽,奴仆成群的,悠闲逛街的人;也有衣着破烂,满身补丁,为了一顿吃食奔波的人。

    而绝大多数都是粗布麻衣在身,神色木讷的人。

    朱雄英突然站在了原地,怔怔的望着往来不停的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千年以前就有人总结出这句话,事实证明这句话并没有说错,他之前觉得只要自己不懈努力,一定可以让大明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也是朱元璋和太子一直奋斗的方向。

    可是,卖儿卖女啊,只是一个西安罢了,他竟然就碰上了那么多不惜卖儿卖女,以求自己和孩子都能活下去。

    朱雄英对自己,甚至对朱元璋和太子的作为都浮现了从未有过的怀疑,怀疑他们的方法到底是不是错的。

    一时之间,朱雄英站不住了,他走近其中一个卖菜的老农问:“老伯,有些问题想要请教您。”

    老农满脸的皱纹了,听到叫唤回头望向朱雄英微微一怔,没有想到碰上一个小公子要向他请教。

    客气有礼的人,谁人不喜欢,老农啊的一声道:“我就是一个种田卖菜的,哪能告诉公子什么事?”

    “您可以的。我就想问问,大明建朝十数年,你们的日子到底过得怎么样?”朱雄英对这个答案不是看不见,还是想亲耳听到他们的回答。

    老农至少也有四五十岁,辛苦的劳作让人老得快,但,年纪叫人看不出来。

    听着朱雄英的问题,老农笑了笑道:“比起元人的时候自然是好多了。”

    这句话是对大明的肯定。朱雄英算是略为欣慰。

    老农继续道:“可是,虽然我们都有了田,一年到头只要努力干活,没有天灾人祸,也就勉强果腹。不过,我听说应天有村子,叫什么齐家村的,两三年前他们的日子过得跟我们一样,现在却完全不同了。家家有余粮,手里有钱,家家都建起了大宅子。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

    老农其实也是道听途说的,可是这样的日子谁人不向往?

    提起齐家村,朱雄英就想起多年前朱至说的话,只有经济带动百姓,才能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哪怕朱雄英亲眼看到齐家村百姓日子怎么越过越好,没有对比,没有真正见到百姓所遭受的苦,他依然不能明白,为什么朱至费心经商,带动齐家村的百姓行商,更让朝廷也行商。

    一切的一切,不过就是为了让百姓们手里有钱。

    有钱,哪怕遇天灾人祸,至少他们能够撑得下去。

    不不不,不单纯是要有钱,若只是有钱,无粮,全国无粮,有钱就能买得到粮吗?

    朱至和舒笙一起讨论过一个问题,如何提高产量,粮食的产量,各种各种青菜的产量。

    朱雄英不由捏紧了拳头,在他甚至一无所觉的时候,朱至已经明白了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大明存在的问题。

    朱至没有跟任何人提及,甚至包括他,却已经默默准备。

    而对于朱雄英,朱至只是静静的等着,等着他去真正发现大明的问题所在,等着他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朱雄英是震惊的,也是庆幸的。

    “多谢老伯。”想通这一点,朱雄英心中的大石放下了。

    办法不对,那就换一个办法。既然他们一家的目标一致,都为让大明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不合适的办法就再换换,只要他们不放弃,一定能够找到让百姓更好,让大明越发繁荣昌盛的办法。

    等朱雄英回来,刚进门便听说了朱至收留了一位青.楼女子,而且还有意让宫中的太医们为青.楼女子义诊的打算。

    转了一圈,似乎变得更沉稳的朱雄英听着点点头道:“挺好的。哪怕不能一鼓作气改变整个环境,至少能做多少做多少。做总比不做要好。”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