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0 (第1/2页)
君书这么想,就和李玙说了。经他前后这么一分析,李玙也觉得叶君书说得很有道理。叶君书提出主意将目光放在那些富得流油的商人身上,尽管出发点是好的,最终于两方也是各取所需,但毕竟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如果能争取到几个名额,也算是对那些商人的一点补偿,那商人们对叶君书只有感激的份儿,绝不会有任何抱怨,而且为了这几个名额,恐怕会争得头破血流。不过这个事不宜一开始提出来,而是在所有事情尘埃落定后,如果真有商人慷慨,到时他们再向泰安帝提议,这件事起码有七成把握能成。李玙的想法也是待事情解决后再说,两人想法一致,便暂且揭过不提。叶君书琢磨了下,又对李玙道:“阿玙,你暂时别去军营了,这两天有时间的话就进一下宫,可以向皇后娘娘提议,让他带头和后宫内眷一起,尽自己绵薄之力,为陛下分忧。”这样一来,皇后娘娘可以在泰安帝和文武百官以及老百姓面前刷一波名望,皇后娘娘的地位会更稳固。这对李家对七皇子来说也是好处多多。叶君书说了好一会儿话,没听到李玙的回应,疑惑的扭头看过去,不由失笑,原来李玙已经睡着了。叶君书伸手轻轻掖了下被角,不再说话,闭眼睡觉。他心想,明天再跟阿玙说吧。第218章第二百一十八章叶君书花了两天的时间忙碌,将自己分内的工作处理好。三个月不在上京,没有上差,大大小小的杂事堆积起来,还是需要时间来处理。何况大夏境内还发生了洪灾,部分地区水运受到影响,更是让人忙得团团转,叶君书即使将自己的工作做完,也依然忙个不停。尽管忧心水患,但是他的层级还未达到上朝的级别,很多事也只能从吴尚书或者李玙那边透出来。他们在议堂商议出来的意见,经整理后由吴尚书传达给了泰安帝,看吴尚书的心情,似乎很不错,显然已经被采纳,并着手开始准备实施。李玙自昨日带着孩子们入宫一趟,没多久就传出皇后娘娘心忧受难百姓,想尽微薄之力,号召后宫嫔妃及世家百官内眷捐赠。还别说,众官家夫人为了给上面留下好印象,对于这事十分积极。不过两天,前前后后的捐款加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数字。而且为了更好的帮助受难百姓,他们不仅仅捐赠的是银子,还包括粮食布匹。基本上每个世家官家都有私人山庄出产粮食蔬菜,捐个百来担几十担还是可以的。叶君书家也出了不少。虽然他自己的家底薄,但是李玙自己名下的私人山庄,也给出一大部分来了。捐赠的金额也是很有讲究,基本上根据身份地位,层层递减。李皇后是捐款银粮最多的那位。与此同时,京城里的富商也是积极奉献。被氛围带动,京城上下一心,一时之间就连京城百姓亦是尽自己能力有钱的捐钱,有粮的捐粮,众志成城,积少成多。效果极其喜人。最终仅仅是收到的捐款,就远超朝廷商议的运往怀河的物资。由此可见,大夏大部分人,日子过得是极好的。毕竟这是太平盛世,即使国库亏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