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_第十四回 父子夜话悟苍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回 父子夜话悟苍生 (第2/2页)

开解:“那些山匪在鬼哭岭为恶多年,据统计,夺去二千三百五十六条性命。其中二千零一十条,乃我大乾百姓之血;一千六百八十九条,乃我大乾将士之魂。此中,你可有所悟?”

    云恒听后,心神一震,思绪纷飞,迅速串联起种种线索。他低声推测:“父亲之意,莫非那些山匪背后,另有不可告人之秘?难道他们并非寻常山民,而是魏国遗党?”

    “非也,”云峥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沉重,“他们从前不过是普通山民,与你巡检时所见的寻常百姓无异。”

    云恒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李大山老母佝偻的身影,还有王氏那双满是疲惫却依然温柔的眼睛。他无法理解,这些看似淳朴的百姓,何至于变得如此凶残,甚至不惜以命相搏。

    “他们对我大乾怀有深仇,不愿归顺?”云恒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正是如此,”云峥点头,目光中透着一丝无奈,“这也是为父与你沈叔未再继续扩张乾国版图的原因。强行并吞,只会招致民怨,最终酿成更大的祸端。”

    云恒站在父亲面前,心中如翻江倒海般难以平静。他原本以为剿灭山匪是为民除害的正义之举,可父亲的质问却像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了他未曾深思的真相。

    云恒浑浑噩噩地退出书房,站在廊下,望着院中那株老梅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剑穗,那是他初入军营时沈叔亲手所赠。夜风掠过庭院,卷起几片梅瓣粘在剑鞘上,恍惚间竟像极了那日剿匪时,刀刃上沾染的碎雪与血珠。

    他终于明白,自己挥剑斩断的从不是罪孽,而是一张由血泪织就的网——那些山匪举刀时扭曲的面容,或许正是被乾国铁骑踏碎的故乡残影。他们曾是田埂间挥汗如雨的农夫,是集市上吆喝叫卖的货郎,是除夕夜抱着幼子看烟火的父亲。直到某日官府的征粮车碾过青苗,边境的战火烧毁祠堂,他们握惯锄头的手,终究在绝望中攥紧了染血的刀柄。

    "原来我眼中的,功绩,,不过是把他们的脊梁一寸寸钉进鬼哭岭的冻土里。"云恒突然想起剿匪那日,他在山寨地窖发现的那箱褪色家书。最上面一封歪歪扭扭写着"吾儿亲启",信纸边缘还粘着半粒干瘪的麦穗,想来是某位老农蘸着米汤写就的绝笔。

    月光漫过廊柱,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要将他劈成两半——一半是披甲执锐的云小将军,一半是跪在田埂上捡拾碎穗的布衣少年。他终于懂得父亲书房里那幅"止戈为武"的墨宝为何总是蒙着尘:真正的武德不在于斩落多少头颅,而在于能让百姓的锄头永远不必化作刀枪。

    剑穗上的梅瓣被风吹散时,云恒忽然按住心口。那里藏着一枚从匪首身上搜出的铜锁,刻着"长命百岁"的祝词,此刻正烫得他五脏俱焚。他终于看清自己铠甲上每一道金纹都缠绕着冤魂的呜咽,而所谓赫赫战功,不过是把千万个李大山的悲鸣铸成了庆功宴上的酒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