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部 第三章 江南名士 (第6/8页)
力……周公瑾,久仰大名,世人言‘曲有误,周郎顾’,今日有幸领教他的造诣了……” 我也听过周瑜的名号,他是吴侯孙权已经过世的兄长孙策的结拜兄弟,也是孙刘联盟赤壁之战以弱胜强的缔造者,他与蜀军师诸葛亮在大战中各显神通、相辅相成、珠联璧合的韵事,传为“一时瑜亮”的美谈蔚为话题。 不过听说几年前他与世长辞,去世时还很年轻,跟冠军侯一样英年早逝,或许这是天才的一种宿命? 我怀着一丝伤感,回到了襄阳城外的营地。夜深了,营地里星火点点,没想到一个军士在我们营帐门口等着,似乎等了很久,一见到我们就说: “报告大人,寻访钟氏有着落。” “请讲。”松铭跳下马车快速说道。 “在隆中有十六户钟姓,其中舅家为当地黄氏的,仅有一户。此人姓钟名迪,未婚,独居,数年前离开隆中,至今未还,不知去向。” “不知去向?”松铭蹙起眉头,重复了一遍,“你们调查了他的社会背景吗?他在当地有什么亲戚朋友?” “回大人,此人小舅乃军师妻弟,本与其同住,然其舅多年未归,舅母改嫁离去,除此以外在当地无任何往来,目前尚未调查到任何有关于钟迪动向的线索。其旧屋废弃多年,无人居住。” 军师妻弟……军师……难道是指诸葛亮?他妻子的弟弟,就是老黄? 我大感意外,诸葛亮之妻确实是黄氏,是一位有名的才女和发明家,据说她帮助丈夫发明了一种弩机,一次能发射数箭,大大提高了弩的攻击效率,弥补了跟弓的劣势。 可是我从没听说诸葛亮有个姓钟的连襟啊,这人是什么来头……我吃惊地看着松铭的脸,他露出了一丝大彻大悟的表情。 “原来如此,老黄你竟然是……呵……黄氏家族现在荆州吗?” “是,大人,黄氏乃南郡名望,黄老先生家住江陵沔阳。” “沔阳……是江陵城东面,华容道北边那个沔阳吗?” “正是。” “啊,我知道了……感谢你们……辛苦了……” “谢大人。” 军士说完便告退了。松铭抬头仰望着夜空,仿佛有无限感慨。 “老黄啊……你怎么没告诉我你的父亲是黄承彦呢,原来你的黄氏一族是这个氏族啊……”他自言自语地轻声说道,眼睛仿佛看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难怪你大姐的遗嘱牵扯到八卦阵,这算是你们家族的优良传统吗……” “松铭兄,这是怎么回事?”我走到他身边,有点困惑地说,“我不太了解这个家族的内幕……” “嗯,我来告诉你……来……”松铭点点头,温和地说,一边拿着琴谱掀开幕帘,走进帐中。 他解释道,黄家是南郡一个有名的士族门第,家族中的长者黄承彦是荆襄名士,与卧龙、凤雏、水镜等当世奇才和隐士过从甚密、互相友善。他也是荆州刺史刘表的连襟,汉阳亭侯蔡瑁的姐夫——此人赤壁之战时任曹魏的水军大都督,中了周郎的反间计而被处决,听说事后曹cao追悔莫及…… “他的关系真不一般呐。”我感叹道,看着他把琴谱放在案上。 “是的,”松铭说,“黄老先生有三个子女,我是知道的,但一直没往老黄身上联想,从没听说过他家族有关他的任何信息……这可能不怪他们,他十年前就失踪了,没有人知道他被软禁在西域,连他妻子都改嫁了……” 他一边出神地喃喃自语,一边下意识地用火折打火,我拿出蜡烛给他点燃。 “从今日得到的这个情报可以推断出,黄承彦大女儿即是我们要找的小外甥的母亲,很多年前就撒手人寰了。二女儿是孔明先生之妻,现在蜀中。老三就是老黄,软禁在西域一个叫塔什库尔的妖怪国……当时我孤身一人,急着寻找雪莲花,没有余力救他出来,真是非常惭愧……” 我用蜡烛把帐里的灯依次点亮,周围变得明亮起来。松铭站在原地,轻轻托着下巴,神情很专注,显然集中在自己的思考上。 “这个小外甥叫钟迪对吧,”我若有所思地说,吹灭了蜡烛,放在一旁,“他的父母都去世了吗?” “是的,老黄说他跟外甥生活了七八年,这意味着钟迪父母死亡的时间比这个还要久,因为他是为了照顾外甥才与他同住的……” “他们是怎么死的呢?他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