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她的1979 第32节 (第2/3页)
建设,去的人多,要吃rou、吃青菜,二来以后产量高了,可以卖给香江人。这边卖两毛,跨过河,就能卖两块。” “缺点嘛……你在那里是没有地的,不太好大规模种菜,要么还是养鸡?这个对土地没有要求,你奶奶倘若身体精神不错,也能帮帮忙。就是前期苦点累点。” 阿晶连连点头。 陈兰君分析完利弊,问:“你自己呢?倾向于哪一种?” “其实,”阿晶鼓起勇气,“我想问一问,如果你是我,你会选择哪一条路?” 陈兰君将笔放下,凝神想一想,说:“我的话,可能会走一条风险和收益并存的路。” “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也行。” 陈兰君笑起来:“我大概,会想方设法开一家服装厂。” 虽然一分钱没有,但她也想试一试化缘化出一座服装厂。 设身处地想了想,倘若她是阿晶,安顿好奶奶之后,就会天天往关口火车站跑,接触过路的香江商人,看有无愿意投资在当地开工厂的。 “可是香江那么繁华,他来我们这开工厂干什么?”阿晶很疑惑。 “我们在人工、工厂租金方面有绝对优势。” 陈兰君说:“打个比方,我给你二十块一个月,让你进厂当工人,你干不干?” “是我肯定干。” 陈兰君轻轻一笑:“可是在香江,没有两千块,别想请到一个工人。我问你,倘若你是香江老板,你愿不愿意到内地办厂?” 阿晶点点头,恍然大悟:“差别竟然这么大么?” “目前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正因为如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三来一补”企业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进来的是原材料,出去的成品。双方采取的合作形式,通常是内地出厂房、人力,香江出机器和原料。 “这事虽然不容易做成,但做成了会有一个好处。”陈兰君说,“一旦你能帮着你姑姑家所在的村落弄来一座工厂,让他们成为工人,有稳定的高收入,之后,你就可以在这个村横着走。” 香江那边的平均人工以千为单位计算,内地这边以十为单位计算,通常而言,这种“三来一补”企业给工人的工资会非常可观,上百元一个月的工资随便开。这可比郑梅的队社企业效益好多了,毕竟人家是销往发达地区。 陈兰君看一看阿晶,见她一副严肃思考的神情,怕她被自己蛊惑得头脑一冲动就去实行,连忙泼点冷水。 “我嘴皮子上下一翻,说起来容易,但真要做起来,是件很难的事。如何取得香江商人的信任,如何取得村里的同意,如何解决运输问题,都是件难事。但凡有一个环节没做到位,这件事就做不成。” 阿晶点点头,忽然起身,朝陈兰君鞠了一躬。 “欸,你这是干什么?” “不管怎样,谢谢兰姐教我。”抬起头,她的眼眶微有些湿润,“你对我的好,我都记着,虽然现在只能嘴上说‘谢谢’,但以后我一定会用实际行动表示的!” “你……”陈兰君微笑着给了她一个拥抱,“好呀,我期待着,但你先好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然后再说。” 七天寒假一晃而过,返校那一日,大家就迎来了许多新变化。 第一件事,晚自习时间调整为十二点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了激动的心情,是高兴的激动。终于不用再被窝里打手电筒看书了! 第二件事,学校给每个毕业班都订阅了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期刊。据说是因为得了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